以下内容是上周六我参加 @哥飞 深圳线下分享会的演讲内容。

独立开发做产品的经典误区

在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,我想先聊一下新手做产品的一个经典误区,就是一上来就开始写代码。

他可能看到市面上一些成功的产品,觉得自己也能做,最经典的就是独立开发三件套:ToDo,记账,日记。其实这些大众需求不是不能做,只是作为产品新手很难把一个大众需求做出差异化。

还有一种是从自身需求出发,做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小工具,这个场景可能自己遇到,但是市面上不存在这个痛点或者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。

前期选品没选好,后期还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「打磨」产品,最后推出市场发现数据惨淡,这还不算烂尾的。

新手常常会高估了自己的产品能力。尤其是程序员,在公司并不需要思考那么多产品、设计、运营上的问题,但轮到自己做产品,才明白写代码只是最后一步的开始。

做产品也有 aha moment

进入正题,为什么新增那么重要?最直接的原因,我们新手做产品一定要有正反馈,而新增就是最核心的指标。

产品设计有个说法叫 aha moment,大意是用户感受到产品价值的时刻,翻译可以叫「顿悟时刻」,粗俗点说就是「爽点」。

做产品也是类似的,新增爆发就是那个爽点。分享最近一年我自己的案例:年初做了一个 AIGC 相关的公众号,最高单日新增 40000 关注;年中跟飞哥学新词 SEO,关键词排名第一,第一个站第一周就获得 10K 访客;出海产品发布第一周收入破 $1000。还有飞哥群里各位的优秀案例……

每次数据暴涨的时刻都是一个强烈的正反馈,而且这些产品并不是完善之后才推出市场的,恰恰是产品都没做好,流量突然就来了,担心用户流失甚至投诉,但我们要的就是这种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感觉,让人上瘾。

新增、新增,新增!
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产品的生命力不是每天有多少活跃,而是每天有多少新增,这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。小到一个产品,大到整个国家的出生人口,要维持一个有序的系统,新增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只要业务在增长,很多内部问题都不是问题。相反,我们看到一家公司开始在抓考勤,在谈降本增效,归根结底往往就是增长出问题了。

抓新增更容易出成绩

一个简单的收入公式:

收入 = 新增用户 × 付费率 × 客单价 × (1 + 复购率)

先不看新增,我们逐个看里面的因素:首先是付费率,一般来说工具类的付费率达到 3% 算及格,5% 以上已经算优秀了;其次是客单价,定价策略跟品类相关,也会影响付费率;最后的复购率,也是和具体品类相关。我们看这三个因素更像是常数,是很难通过产品、运营手段做到大幅度提高的。

所以一个产品 LTV 的范围,是由选品决定的,也就是说,当你入场的时候,你的收益率其实已经决定了。

剩下我们能发力的地方,就是新增了。

用户分享 < 搜索优化 < 社媒推广 < 广告投放

这些都是能成倍提高新增的方式。有时候收购也是一个划算的方式,因为你减少一个竞争对手的同时,获得了对方的用户和新增。

给新手的几个建议

  1. 如果获客很吃力,就要想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。

  2. 用户在哪里就去哪里获客。比如小红书、TikTok 营销,SEO 虽然重要,但不是全部。一些平台还在早期,还可能伴随平台起飞,比如现在去做 GPTs 相关的产品。

  3. Landing Page + 表单 + 人工,可以覆盖 90% 的初级场景。写代码是很贵的,你可以在有人流的地方留下一个假门,哪怕用户打开门发现是一个空店,但只要你听到第 100 次、第 1000 次门铃响的时候,你就知道背后的商店一定要建起来了。

  4. 火过的一定会再火,不要怕炒冷饭,不同的设备、平台、语种、地区、时间都是可以重复做的。我不是天才,我现在特别警惕自己想到一个绝佳的 idea,从来没有人做过,就等我改变世界了,最后发现往往是错的。

  5. 做矩阵也是为了吃下更多的新增,不同的产品可以有不同的运营策略,占据不同人群的市场份额。这也要求你的代码是模板化的,你的运营是 SOP 化的。

  6. 不要沉迷技术细节和新功能开发。其实一个产品能满足用户需求,核心功能只占 20%,剩下 80% 并不是决定性因素。个人或小团队,投入去做那 80% 的功能研发,性价比并不高。所以,在达到收入目标之前,研发、运营的动作应该聚焦在新增。

产品理想 VS 追逐流量

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或产品经理,多少会有一些产品理想。我们刚才讲的东西其实都是围绕流量的,于是我们也会去怀疑自己,东抄西抄全是缝合怪,做的东西是不是太 low 了?然后再看市面上优秀的产品,设计有质感,文案有温度,又更加羡慕了。

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,大部分人是需要走过一个野蛮生长阶段的。只是要避免陷入一种追逐热点形成依赖,不关心产品不关心用户只关心钱的状态。

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、承认自己的能力圈,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,做一个面对现实但保持初心的理想主义者。

做产品也是一种满足自我的方式,但是满足自我本身就是一个奢侈品。有钱才能任性,一旦脱离公司、大平台,你会发现以往取得的成绩和自我满足感都有人在买单。

最后我们应该尽快度过一个人天天追热点的阶段,这有点像是游戏开宝箱,会有开出极品的机会,但是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,如果热衷于不断开下一个宝箱,很可能就会错过了原本价值巨大的机会。

最终要找到自己的主线,可能是专注在垂直领域,可能是摸索出可放大的运营模式,还可能是组建团队,成立公司……

以上就是这次分享的全部内容,一点独立开发的个人见解,谢谢大家。